搜索
美丽心情 发表于 2007-5-4 10:06:11 5648 浏览 0 回复

日本的数字账,中国的感情账(j是中国人的就请狂顶!)

  说起国家的品牌形象,精细制造无疑是日本的代表。工业品的设计精细其实只是日本国民性格的一个折射,推崇极度的精致反映在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也包括日本的对外外交。
    例如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主题是讨论公共外交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在会发言的嘉宾包括日本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日本人员的工作非常细致,为了配合日方代表的发言,他们利用茶歇给掺会者发了不少材料,从介绍中日民间交流的宣传单到日中关系的重要文件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一本蓝色的题为《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分省实绩资料集》的册子尤为引人注意。册子的前6页介绍了日本的对华援助的概况,接下来的100余页里,横向排满了密密麻麻的表格。这些表格分省、分项、逐笔记录了1979年以来日本政府对中国提供的贷款以及经济援助。可能是由于汇率换算的原因,很多款项被精确到了个位。
    根据这份记录,截止到2004年,各种援助的总额是“3万4千亿日元,约合1800亿元RMB”。援助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市,甚至深入到“村”一级的行政单位。比如,一项记录这样显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新发村那亮人畜饮水工程计划;2003年;2201856日元”。草草翻了下册子,每个人对日本对华援助的广度和深度感到有一些吃惊。可以想象,这二十多年来,这笔数额庞大的援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十分切实的作用。然而,奇怪的是,看了这本宣传册的中国人的心里却多少有些不舒服,正像一位与会者说的那样,他有一种被人翻出“陈年旧账”的感觉。
    这本册子无疑是日本人精细作风的体现,也正是这种精细成就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但也许就连这些志在改善日本在华形象的日方工作人员也没有想到,这种精细却在此时刺痛了中国人敏感神经。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也有这样一本不太精确的“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牺牲了3500余军民,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而中国却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在制造一块钟表时,精细的设计、做工无疑有利于价值的提升、品牌的树立。然而,这种日本式的精致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很多日本学者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为30万表示怀疑,要求清算出具体的数字,还要列出所有受害者的姓名。如果条件允许,对历史进行详细的考察,得出精确的结果,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是毕竟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这样做的能力。日方的要求是他们精细作风的一贯延展,但人的性命毕竟和钟表、仪器制造不能相提并论。人是有感情的,在对待类似问题的时候,仅有精细的作风是绝对不够的,更多的恐怕还要从情感出发,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民族的心理感受。而对生命的尊重,其实是中日两个民族情感中共同的东西。
    尽管中国人心中的“账”没有日本的那样清楚、细致,那样“有据可查”,但中国人脑海中也有“清算意识”。在一些人看来,正是因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欠下了“账”,日本此后的援助才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不值一提。其实,这两者并不是相互抵消、相互否定的关系。昔日,刚刚抚平了伤口,中国就放弃了索要战争赔偿的要求,今天,中国也应该有能力,以宽广的心胸肯定日本起到的积极作用。宣传册的事情虽小,但却反映了中日关系的症结。一方算是数字账,另一方算的是感情账,两者之间似乎难以找到契合点。“中日两国是搬不开的邻居”,然而这两个邻居却不了解彼此,才给日本右翼兴风作浪留下了空间。
    其实,从古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推动日本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到当代日本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带动地区繁荣,中日之间到底谁帮了谁更多,恐怕没人能说清楚。让我们脑中少一点“清算意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在原则和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可以装糊涂,而是说我们应该更关注对方的心理感受和民族性格,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未来,寻找契合点,这样做更有利于促进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群号6526929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