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乌卍小葛
发表于 2015-2-9 01:20:34
239 浏览 1 回复
乒联再改革依旧难不倒国乒 水平高不怕总变招
随着女子和男子世界杯相继结束,乒乓球正式步入“40+时代”。事实上,国家队和地方队适应这种直径40毫米以上的新塑料球已有一段时间。近日,一位北京乒乓队的教练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新球在理论上更适合欧洲选手,但从长远来看,国际乒联(微博)这一新政仍难撼动中国的统治地位。
分析 1毫米可能带出大变化
不久前的女乒世界杯是新塑料球首次亮相国际赛场,这位北京队的教练介绍,根据队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国家队上半年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新球了。
这种球除了用不可燃的新型塑料取代了原来的赛璐珞,材质更为环保、安全,最大的变化是直径变大。国际乒联规定,新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9.50至40.50毫米上调到40.00至40.60毫米,也就是说,此前的“大球”40毫米是上限,这次调整变成了下限。“乒乓球是小球中对技术要求最高的项目,”这位教练介绍,微小的尺寸调整足以让球的旋转、速度与弹性发生明显变化,“当时从38毫米到40毫米的时候,国家队就如临大敌,这次同样会受到影响。能打到国家队主力层,技术的细腻程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细微的手感变化都能影响到整体。”
仁川亚运会是国家队最后一次在大赛中使用赛璐珞球。有种说法是,李晓霞(微博)之所以缺席,除了锻炼队伍的考虑,最主要是留在队里适应新球。此前有报道称,她在试打新球后认为,旋转出不来,直接导致自己发挥不出特点来。而这次世界杯决赛中她恰恰被丁宁(微博)横扫。被问及是否因换球导致失利,这位教练认为:“只能说有影响,但输球的原因肯定有很多种。单纯说球,丁宁直接从亚运会去的奥地利,适应球的时间更短。”
体验 一堂课能打坏十几个球
北京队从上半年开始换用新球,目前球队的主要任务是备战下月初在黄石进行的全国锦标赛,“打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球太爱坏了!一堂课下来能打坏十几个,别说男孩儿了,女孩儿的力量打几下都能给打破了。”这位教练透露,虽然无法准确说出多长时间补充一批新球,但确实能感觉到球坏的频率在增加。
他表示,如果国际乒联换球的初衷是为欧美力量大的选手考虑,目前的材料显然还不过关,“现在是过渡期,肯定会根据运动员的反馈进行调整。不知道材质怎么改进,如果增厚,那运动员又要重新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整个上半年,从国家队到地方队都在与新球“斗智斗勇”。“(国家)二队从去年开始接触新球,但因为一队有世乒赛、亚运会等任务,一些国际乒联的巡回赛就让小队员去打了。本来是挺好的锻炼机会,但是他们都是平常打新球,比赛前一星期又换回旧球,锻炼价值都打了折扣。”北京女队也面临同样问题,平时训练用大球,乒超联赛期间用的还是赛璐珞球。
信心 训练水平高不怕总变招
“新球直径更大了,飞行弧线肯定会变,更多地要靠选手自己的能力,就是力量和本身的身体条件,来尽快适应。而旋转一直是欧洲球员的弱项。”这位教练介绍,赛璐珞球速度快,更适合亚洲选手打旋转,新球直径变大,力量型选手自然更占优势。
东京世乒赛后,欧洲选手几乎没有大赛任务,因此有更长时间来适应新球,但该教练表示,从长远来看,欧洲的整体实力依然难和亚洲抗衡。“最大原因是他们的训练难以保证,咱们每天练6个小时,他们根本做不到。所谓的职业化,也根本没法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乒乓球上。归根结底,乒乓球打的还是技术,中国的训练保质保量,在适应了之后,地位还是撼动不了。”
实战结果也印证了这位教练的观点,在相继结束的世界杯上,中国女队和男队都实现了会师决赛、包揽冠亚军。在适应大球上,中国乒乓球依然走在了前列。
快评
“国际乒联”与“中国乒乓球”似乎一直是对立的矛盾体,尽管前者没有承认过。
限制长胶胶粒粒高、用直径40毫米“大球”替换38毫米“小球”、实行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包括这次换球在内,业界都读出了国际乒联一再试图削弱中国选手技术优势的深意。不管国际乒联的目的如何,如此频繁地改变规则和玩儿法,在各运动项目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即使变革的初衷是好的,但过于频繁的变化对于运动项目本身应无大益。
而且,推广一项运动的方式,不是限制强手,自废武功,而应该是学习强手,推广强手的经验。其实,中国乒协一直都是模范协会,近几年为了推广这个项目,也在尽自己的责任,比如计划在欧洲开设乒乓球学院分院,就是希望帮助欧洲选手提高技术。既然“霸主”乐于分享,“大佬”何不多加鼓励?
乒联改革一览表
限制使用长胶(1999年)
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召开的理事会上,以19票对18票通过了限制使用长胶的决议,规定1999年的7月1日后“颗粒胶皮”的颗粒粒高与直径之比必须小于1.1,物理指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球直径由38毫米改为40毫米(2000年)
这是国际乒联第一次换球。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了用直径40毫米“大球”替换38毫米“小球”的方案。其实,早在徐寅生(微博)担任国际乒联主席的时候,他便已经开始酝酿大球的方案,并为此作了许多准备工作,目的是增强乒乓球比赛的回合数,增加对抗性和观赏性。沙拉拉(微博)上台不久便促成了此事。
21分制改为11分制(2001年)
为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大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同时更好地缩短比赛用时,为电视转播创造更好的条件,2001年9月1日起,沿用了数十年的21分制正式改为11分制,同时,每轮的发球从5个减少为2个。
发球无遮挡(2002年)
2002年9月1日,国际乒联正式在各国乒协推行无遮挡发球,要求球员发球时不能用身体和抛球的手、手臂及衣服等遮挡接发球手的视线。新规则对发球和前三板较弱的选手有利,被认为是国际乒联削弱发球技术出色的中国球员优势的重要举措。
改变奥运参赛规则(2004年、2008年)
针对连续两届奥运会中国队都包揽冠军的局面,雅典奥运会上,国际乒联规定同一协会的两对双打选手在抽签的时候必须分在同一半区。之后不久,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又在瑞士洛桑宣布,北京奥运会上取消男女双打项目,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团体比赛。同时,奥运团体赛制又采用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新赛制,三名选手没有替补,要兼顾单双打。
禁止有机胶水(2008年)
在2006年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决定,自2008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含有机挥发物的溶剂胶水,代之以无挥发物的水质胶水。此提议是2004年世乒赛上由日本乒协首先提出的,原因是当年4月在日本的一个比赛中,一名据称长期使用有机胶水的男运动员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医治疗。
奥运会赛程调整(2009年)
2009年4月,国际乒联奥林匹克委员会宣布,伦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实行先单打后团体的赛程安排。国际乒联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参加单项赛的运动员要远远多于团体赛,如果先进行团体赛,那么在训练场地的安排上将倾向于获得团体资格的选手,这样对没有团体资格的单项赛选手会有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
|
|
|
|
|
|
|
|
哈桑大叔
发表于 2015-2-11 12:25:20
|
|
|
|
|
|
登录或注册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