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雪1070954281 发表于 2009-2-27 15:37:34 2567 浏览 1 回复

{澄清误解,加深认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真正的运用到心理学


请听题:在印度拍摄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成为今年奥斯卡最大的赢家,共获10项提名,并且最终获得8项大奖。请问,它对中国电影的启示是:
A. 冲击奥斯卡奖不一定非要大制作的大片不可。
B. 中国的电影应该多邀请外国人参与制作。
C. 编剧最关键的,要有巧妙的故事才行。
D. 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如果没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它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孟买贫民窟长大的少年贾马尔参加一个名叫“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的节目空心砌块(该节目中国山寨版的名字叫“开心词典”)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2000万卢布的大奖和他心爱的姑娘。
贾马尔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怎么可能回答对这么多问题呢?这就是这部电影编剧的巧妙之处,原来这些问题贾马尔不是“学习”而来的,而是“经历”而来的,换一句话说,电影里的这些问题不过是编剧用来串起整个故事的那根线。
巧合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命运和它的主人公贾马尔一样充满了励志色彩,该片原本是华纳独立影业制作的,可是它在去年5月华纳收购新线公司后被关闭,电影发行权转让给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但是新公司并不看好它,甚至都不准备公映。命运的逆转出现在特柳赖德和多伦多电影节上,影评人给了它极高评价大孔砖,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势不可挡,从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美国导演工会奖和演员工会奖一路杀到奥斯卡奖。
那么,《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似偶然的成功中到底有没有必然性呢?首先,它有一个相当“俗套”的故事。中国的电影人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影要打动尽可能多的人,它的故事往往很“俗套”。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原型概念,说白了就是一些俗套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从世界各地的神话和传说中提炼出来的。
奇妙的是,这些故事尽管很俗套,但是由于它们流传了千百年,就是具备打动人心的魔力。比如一个富家少女爱上了一个穷困的年轻画家,这个故事有两个结尾,一个是画家后来成功了、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一个是画家终其一生都穷困潦倒、两人人生活很艰辛。哪一个结尾老百姓爱看?当然是第一个。你说我非不让那个画家成功连锁砌块,那也可以,你就必须让他死——这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故事的“原型”俗得不能再俗,它就是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这类电影在奥斯卡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阿甘正传》。前不久我在看美国新闻时,此关键词被屏蔽正在讨论风靡全球的“丑女系列”,主持人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版的“丑女”。显而易见,这也是同一类原型。
当然,旧酒一定要用新瓶来装。“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最早发源于英国,如今也是风靡了全世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用这样一个节目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不得不佩服原作者独特的视角。另外,你还记得《地球是平的》这本书吗?巧得很,男主角贾马尔刚好在印度的全球电话接听中心工作。
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北京POS,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生逢其时,全世界人民需要这样的梦想、这样的温暖、这样的励志。说到励志,我在去年的4月份就在《广州日报》上撰文,提议拍励志电影。
apple897 发表于 2009-2-27 15:40:18
请勿重复发帖,谢谢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群号6526929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